口 中共三臺縣塔山鎮(zhèn)槐樹中心小學校黨支部書記 李麗君
百年征程,,波瀾壯闊,;百年初心,,歷久彌堅。
1921年7月,,從南湖紅船載著中國共產黨起航開始,,百年來,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以“開天辟地,、敢為人先”的膽魄和情懷,嘔心瀝血,,不懈奮斗,,忘我奉獻,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,、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與使命,。展開歷史的畫卷,一幕幕前仆后繼,、勇往直前的英雄壯舉不斷上演:劉胡蘭(14歲),、董存瑞(19歲)、羅盛教(21歲)、邱少云(21歲),、黃繼光(22歲),、雷鋒(22歲)……每當我們重溫這些名字,心中總是感到自豪,、充滿敬意:他們芳華正茂,,他們在最美好的年紀為國犧牲。他們是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,,是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,,是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。
歲月崢嶸,,光陰流轉,;革命精神,代代傳承,。
黃海開山島,,其實并不遙遠,在手機的電子地圖上,,它與大陸的直線距離只有9公里,。然而,對于王繼才和王仕花來說,,這淺淺的一泓海水,,卻是他們工作、生活中的天塹,。兩天,,一周,兩周……剛到開山島的王繼才突然明白,,為什么在他來之前,,10多個人先后上島,最長的只堅持了13天,。度日如年的第48天,,一條小漁船來了,船頭站著的是妻子王仕花,,王仕花深知丈夫“遭大罪”了,。20多天后,妻子又上島了,。這次,,她帶來了自己的被褥、衣服,,辭去了小學老師的工作,,把兩歲大的女兒留給了婆婆,。那年,他26歲,,她24歲,。那晚,裊裊炊煙從島上升起,,這個島,,從此就成了他們的家。32年,,11680天,,他與她堅守在這并不遙遠的地方,直到2018年7月27日,,年僅58歲的王繼才倒在了開山島上,。他們在最美好的年紀選擇堅守,同樣,,
踏石留印,,抓鐵有痕;抗擊疫情,,彪炳史冊,。
2020年春,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神州大地,,在黨中央的領導下,,全國人民,萬眾一心,,眾志成城,,打響了一場防控疫情的全民戰(zhàn)“疫”,涌現(xiàn)了一批又一批的逆行者,。據(jù)國家衛(wèi)健委數(shù)據(jù)顯示,,援鄂醫(yī)療隊2.86萬名護士中“90后”占到40%,一張張青春的面孔,,讓中國為之驕傲,。
疫情期間,清華大學醫(yī)學直博生單思思,,曾連續(xù)工作104天無休,,在科研戰(zhàn)“疫”一線,爭分奪秒,、攻堅克難。單思思所在的張林琦教授課題組,,在疫情初期,,立刻組建了新冠科研攻關團隊,,剛放假回家一天的單思思第一個報名參加。那時,,在清華大學醫(yī)學樓里,,單思思他們實驗室的燈整晚亮著,大家全力推進各項試驗,。除夕夜,,單思思就是捧著師姐送來的餃子在實驗室里度過的。她說:“作為一名黨員,,在祖國和人民有需要的時候就要站得出來,、沖得上去,以‘硬核’成果降服病魔,,維護人民的生命安全”,。
不忘初心,方得始終,;薪火相傳,,未來可期。
作為教育人,,我們也在一直堅守自己的教育初心,,踐行育人使命:59歲的黨員教師楊文斌,在“正青春”的年紀,,毅然放棄了在游仙區(qū)的工作,,返回家鄉(xiāng);57歲的胥洪尤老師常說“教育就是一份良心事業(yè)”,;56歲的黨員教師李福輝,,克己奉公,忘我奉獻,;54歲的陳錦老師,,30年的民辦教師生涯,初心不改,;48歲李紹兵老師,,以校為家,全心全意為每位教職工服務,。正是這一支支蠟燭,,燃燒自己的生命,照亮了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雙眼,。他們,,用自己的實際行動,現(xiàn)身說法,,帶動了學校一批又一批年輕教師奮力譜寫屬于自己的青春樂章,。年輕教師說:“老教師們都那么愛崗敬業(yè),,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?”新教師說:“讓優(yōu)秀成為我們的習慣才不負青春,?!睅熒鷤兌颊f:“在槐樹小學,考差了真的就不好意思”,。學?!耙渣h建促教學,圍繞教學抓黨建”,,全面落實“雙培養(yǎng)”機制,,與多校聯(lián)動,以建黨100周年為契機,,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,、牢記教育初心,勇?lián)耸姑?,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勇于爭先,,讓青春在不懈奮斗中賡續(xù)紅色血脈,在奉獻中煥發(fā)絢麗色彩,。
百年征程,,波瀾壯闊;百年初心,,歷久彌堅,。
100年來,一代代青年做出了他們的選擇,。你呢,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