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民生報道網(wǎng)宜賓訊(王先元 季明容)為保障糧食有效供給,,江安縣農業(yè)農村局按照基本農田不減少、糧食播種面積不減少、糧食產量不減少"三不減少"的要求,,千方百計擴種增糧,確保春耕生產應播盡播,、應種盡種,。
搶抓時節(jié)抓好春耕備耕。堅持走早謀劃,、早備耕,、早育苗、早栽種的路子,,在疫情防控期間打通農資運輸最后一公里,,備足種子、種苗及肥料,、農藥,、農膜等農用物資。緊跟氣溫回暖農時,,摁下春耕"快進鍵",。目前,全縣已完成水稻栽插面積33.5萬畝、占計劃總數(shù)的95%,,高粱栽插面積11.5萬畝,、占計劃總數(shù)的96%,玉米栽插面積8.4萬畝,、占計劃總數(shù)的100%,,今年大春播栽進度比往年提前一周。
深挖潛力努力擴種增面,。堅持分類指導,、因地制宜的原則,靈活運用增,、間,、套,、圍及各項優(yōu)新技術,做足田坎文章,。今年大春糧食擴種1.3萬畝,,其中水稻0.2萬畝、玉米0.2萬畝,、高粱0.3萬畝,、大豆0.6萬畝。預計全年大春糧食作物播種面積60.85萬畝,,產量27萬噸,,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0萬畝,產量1.5萬噸,。
深推糧經復合種植模式,。大力推廣"優(yōu)質中稻+再生稻"、"稻漁耦合",、"高粱+大豆",、"高粱+辣椒"、"高粱+紅心苕",、"茶葉+大豆",、"玉米+大豆"等間套種模式。在"白李天下"鄉(xiāng)村振興示范區(qū),,大力推行"糧—果—菇—菊"模式,,中幼期大白李間種寬窄行高粱或大豆,高粱寬行中間種植百香果,,大白李樹下種植竹蓀,,周圍種植藥用菊花,建成了糧經復合"萬畝地億元錢"的高效模式,,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,。其中核心區(qū)示范面積500畝,預計年均畝產值27000元,。
狠抓撂荒地復耕復種,。建立"1+1+1+1"工作機制,即局分管領導+股室+鎮(zhèn)分管領導+農服中心,,一方面深入農戶和田間地頭摸清撂荒耕地情況當好"偵察兵",;另一方面做好"調研員",創(chuàng)新遏制撂荒模式,,通過委托代耕恢復生產,、土地寄種幫助生產、組織助耕發(fā)展生產等方式分類推進落實撂荒地復耕,,形成了上下聯(lián)動,、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。同時,,繼續(xù)實施稻谷最低收購價補貼和耕地地力